2019-06-28 09:19:16來源:中國青年報
高考結束,另一件大事就要開始了,那就是填報志愿。
寒窗苦讀十幾年,大家的每1分都來之不易,終于要拿到了成果,可要謹慎對待。“不浪費1分”的想法,估計存在于每一位學生和家長的心中。 “志愿填得好,等于多考20分”也就成為很多人報考時的策略。
但與此同時,我們也需要想一想,不浪費1分真的對嗎?我們可以先澄清不浪費1分的含義。
所謂不浪費1分,其實就是用比較低的分數(shù)去了一個比較好的學校,最好是你能擦著某個學校的最低分,或者高出一兩分進入。這樣聽起來,性價比較高,但是超低空飛行的技術,也存在很大風險。
樂然是一位來自北京的考生,總共經(jīng)歷了兩次高考。第一年高考,跟自己心儀的第一志愿一本院校相差6分,又因為當年高考政策的緣故,其他一本學校都沒有錄上,于是直接進入到補錄過程中。
樂然本來選志愿的時候是有一些原則的,比如不想離開北京,不想學機械、醫(yī)學、計算機之類,但是真正到了補錄階段后,這些選擇都變得迫不得已了。于是將以上專業(yè)統(tǒng)統(tǒng)選上,只想著有學念就好。但戲劇化的是,這些學校最終都沒有錄取她,樂然最終還是選擇了 復讀。
第二年高考,成績也不太理想,最終樂然報考的是一所師范類院校,專業(yè)是并不喜歡的旅游管理。總體上是擦邊進入,跟調劑差不多。入學后,樂然 根據(jù)自己的興趣輔修了心理學。 因為平時成績出色,最終在畢業(yè)前拿到了保研名額, 被北京師范大學錄取,成為心理健康教育專業(yè)的研究生。
從樂然的故事來看,不浪費1分的想法和做法,其實是有一定風險的。
第一個 是 容易滑檔,或進入到補錄階段。樂然只差幾分沒能進入自己心儀的學校, 后來就被遞補到一些 分數(shù)低很多的學校去,結果她沒去。追求末位進入某個學校和專業(yè),本身就是一件極小概率的事件。每年每個學校在某個省的錄取都有一個分位段,尤其是實行了平行志愿之后,分數(shù)優(yōu)先,每個學校錄取的學生從最高分到最低的區(qū)間是很小的。
你想卡著低分進入某所學校,概率很低。往往我們看到的“低分高就”只是個案,你只看到了那個僥幸進入某個學?;蚰硞€專業(yè)的成功宣傳,看不到有多少人作了相似的選擇,卻都失敗了。如果去了“征集志愿”,那就更加浪費你的分數(shù)了。
第二個風險,那就是為了 避免補錄這種情況, 大部分人會選擇服從調劑,這時候你會喪失專業(yè)選擇權。 調劑的風險 就是學生會被自己完全不了解或者不喜歡的專業(yè)錄取。還有的專業(yè)可能因為冷門,很多人都不愿意報讀,你不喜歡的可能性也很大。
第三個風險就是,你如果以低分進入到某所大學,入學后面臨的壓力 較大。而這往往是很多同學在上高中時沒有想到的一個痛點。為什么這樣講呢?
教育心理學有個名詞叫做“大魚小池塘效應”。人都喜歡比較,并且喜歡跟周圍的人比較,以此來定位自己。如果你身邊的人都比你優(yōu)秀,你很容易自尊受到打擊。這個情況也可以叫做“發(fā)展性危機”,是很多大學生一入學都會面臨的。
當然,我們不能用分數(shù)來定義一個人,學生們也可以通過各種方式來自我調整。只是 “不浪費一分”的做法很可能讓你多了一道坎,也是追求所謂“高性價比”的結果。出來混,都是要還的。
總體來看,報志愿雖然不能決定我們的一生,但確實是人生大事,我們需要全面考慮到底喜歡什么專業(yè),到底想成為什么樣的人 ,到什么地方去,而不要片面地追求“不浪費一分”這樣的單一效果。
一級建造師 二級建造師 消防工程師 消防設施操作員 BIM 造價工程師 環(huán)評師 監(jiān)理工程師 咨詢工程師 安全工程師 建筑九大員 公路水運檢測 通信工程 智慧消防工程師 裝配工程師 一級注冊建筑師 二級注冊建筑師 注冊電氣工程師 智慧建造工程師 房地產估價師 EPC工程總承包 碳排放管理師 雅思 托福 GRE 托業(yè) SAT GMAT A-Level ACT AP課程 OSSD 多鄰國英語 考研英語 英語四六級 商務英語 青少兒英語 IB英語 劍橋英語 職場英語 提升英語 AEAS 英語口語 出國英語 初高中英語 學生英語 成人英語 公共英語 詞庫 經(jīng)濟師 初級會計師 中級會計師 注冊會計師 基金從業(yè) 證券從業(yè) 薪稅師 銀行從業(yè) CMA ACCA 會計實訓 稅務師 CFA 企業(yè)合規(guī)師 審計師 FRM 高級會計師 稅務師 期貨從業(yè) CQF 真賬實操技能 葡萄牙語 日語 德語 法語 韓語 西班牙 意大利 高考小語種 粵語 泰語 俄語 阿拉伯語 電商視覺設計 影視后期 剪輯包裝 游戲設計 游戲程序 UI設計 室內設計 UXD全鏈路 平面設計 CAD設計制圖 商業(yè)空間設計